诗人阿多尼斯,是一位态度鲜明的叛逆者,以百折不挠的倔强抗争权势与世俗。对于传统的价值观,他是一位辛辣的嘲讽者;对于世俗的观念,他是一位彻底的颠覆者。 他批判这光怪陆离、可怖诡异的现实,他站在生与死的路口,试图唤醒一个又一个麻木冰冷的人。他的诗歌,是了解阿拉伯社会现状的一个窗口,超越国家。他为祖国蒙受的苦难而伤怀,为自身不被祖国所容而喟叹,为整个阿拉伯民族的落伍而悲愤。
“我向星辰下令,我停泊瞩望,我让自己登基,做风的君王。”读到这里时,无不佩服他的勇气与魄力,他自信狂妄,却又不轻狂;他自我主宰,不受任何约束;他就站在这里,大声宣告:我是风与光的君王!他出生在那个地方,活在那个时代,麻木、冰冷、黑暗、痛楚充满了我们呼吸的每一个地方。有些人淹没水中也不会呐喊,等待黎明前的迷茫,又有多少人心里的亿万星辰在悄然坠落;在欲望的沉沦下,有些人蒙上一层神明的面纱,轻轻点点的为我们上映一场龌龊的美;阿多尼斯,脱离死亡的禁锢,他的内心足够强大,拿起笔面对这惨痛的现实,用文字做武器,用诗歌战斗一生。
阿多尼斯说:“什么是诗歌?”过去我很少涉猎诗集,真正喜欢上诗歌源于去年寒假读的《月光落在左手上》,直接、热烈的文字打动了我,我一遍一遍地读,震惊、心疼、感动。我去了解她的人生经历,大吃一惊,也算是意外中的惊喜,其实我很讨厌带着偏样写诗?余秀华老师曾回答过这个问题:“我从来不想诗歌应该写什么,怎么写。当我为个人的生活着急的时候,我不会关心国家,关心人类。当我某个时候写到这些内容的时候,那一定是它们触动了我,温暖了我,或者让我真正伤心了,担心了。”阿多尼斯也分享到:
1.诗歌是一种最崇高的表达人的方式,应着力探索心灵、爱情、疑问、惊奇和死亡的领地。”
2.什么是隐喻?在词语的胸中,扑闪的翅膀。
3.用诗歌阅读世界,而不是用世界阅读诗歌,
在我看来,这才是真正的诗歌评论。
4.诗歌,这座浮桥,架设于你不解的自我和你不懂的世界之间
诗歌,于我而言,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,慰藉心灵。我们欢乐、悲伤、浪漫之时,运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在意象的丛林与诗歌的大陆之间,构建浩瀚无垠的诗歌宇宙。我爱诗歌,因为它足够美,它朦胧清晰、温柔坚韧、光辉灿烂,诗歌里的每一字每一句,包含我们的期冀与希望。它喷薄欲出的张力,寥寥数语引人深思,也许,诗歌并不是想告诉我们什么,只是需要用心去体会感悟,我很讨厌去解构诗歌,它像一幅完整的艺术品。诗歌里的意境与诗意,这深邃的精神宇宙,脑海里不自觉浮现那种灵动的美感,我又怎能不爱。
阿多尼斯说:“孤独是一座花园,但其中只有一棵树。”一座花园,一棵树,渺小、空旷、虚无,孤独一直在这里。孤独,人生月亮,这浩瀚的宇宙,它们孤独吗?我不曾想过。长大了些,一个人走在路上,我总是喜欢带着耳机听音乐,感知时间的流逝,它们孤独吗?我不曾想过。大抵自己喜静,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呆在自己喜欢的地方,就很好。有一段时间,我会时常问自己:你孤独吗?
我总是说:一个人,也挺好;两三个人,也行。但更多时候,我只想一个人静静呆着,我有自己喜欢的事情,我不怕的。可是那些外界声音也的的确确影响到了我,很多人都会对我说,你怎么总是一个人走,和我们一起吧!那时候我是害怕的,我害怕别人的眼光,我害怕自己与他们不一样,说到底,我还是害怕孤独!所以,大胆承认孤独,尊重孤独,勇敢面对自己的孤独,与自己怡然自得的相处,与这世界大大方方的交流,寻找生活的意义。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,”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,感知世界,与自己相处,和自然万物交流;“世界让我遍体鳞伤,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,向我袭来的黑暗,让我更加闪亮”,孤独,也是你我前行的方向。
摘自:微信读书《我的孤独是一座后花园》评论用户【离晏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