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测试 / 稻盛和夫《活法》第一章11、12节

稻盛和夫《活法》第一章11、12节

开始打字练习

第十一节:

倾听工作现场的“神灵之声”

工作现场有神灵。比如,为攻克难关,千方百计反复试验仍不得要领,不断碰壁,山穷水尽。然而,当认为要绝望时,事情才刚刚开始。暂且让头脑冷一冷,再次回到现场,重新观察周围的情况。

中坊公平先生担任过多起有名案件的律师团团长,曾参与解决森永牛奶含砷事件和丰田商事事件。有幸与他相会时,我向他请教处理案件的关键要点。

中坊回答说:“事件的关键全在现场,现场有神灵。”他这句话让我再次认识到,彼此的专业领域虽然不同,工作要点却完全相同,关键是贯彻现场主义,仔细观察现场的状况。

拿制造现场来说,就要对产品、机械、材料、工具,以及各道工序,所有要素重新过滤,事无巨细,用真挚的、谦虚的目光一一审视。

可以说这是物理性的再次审视,或者说是回归事物的原点。但实际上意义更大。具体说就是面对产品和现场,用眼睛去凝视,用耳朵去倾听,用身体去贴近,用心灵去感受。

这样就能听到神灵的声音。现场和产品会发出轻言细语:“用这种办法试试如何”,以此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启示。

新型陶瓷产品的制作过程,是将粉末状态的金属氧化物加压成型,然后放进高温炉里烧制。虽然与一般陶瓷器相同,但因为是供电子工业所用,精度要求极高,不允许尺寸有些许偏差,也不允许变形或颜色不匀。

创业不久,试做某个产品,放在实验炉中烧制时,产品不是这边翘就是那边曲,好像烤鱿鱼一般,样子十分难看。

经过反复试验观察,弄清了翘曲的原因。因为用压机加压时压力的差异,使产品上面和下面粉末的密度不同,这样烧制时产品就产生了翘曲。虽然搞清了这个机理,却解决不了问题,因为要做到上下粉末密度一致,事实上极为困难。

多次改进,多次试验,仍不如愿。产品究竟是如何翘曲的,我想亲眼目睹它的变化过程。我打开炉上的窥视孔仔细观察。

果然随着温度升高,产品像活物一样卷曲起来。我观察了几次,它照样翘曲,似乎完全无视我殷切的期望。我无法忍耐,“拜托了,不翘起来行吗?”看着看着,我突然产生一种冲动,不由自主就想把手从孔中伸进去,从上面将产品压住,校正它的翘曲。作为技术人员,我期盼产品完美无缺,作为经营者,烧出的废品损失让我焦虑不堪。

炉内是摄氏一千几百度的超高温,手当然伸不进去,明知如此,但不让产品变形的强烈愿望在我心中形成了巨大的压力,令我忍不住就要把手伸进去。

终于,产品给我回应了。因为“从上面压住”这一刹那的冲动给了我解决问题的灵感。只要在产品上面用耐高温的重物压住,就能烧制出完全平整的合格品。

这件事我总结如下:答案永远在现场。但是要从现场获得答案,首先从心情上说,必须对工作有不亚于任何人的热情,有解决问题的深切期待。同时,必须亲临现场,用真诚的目光仔细地观察现场,用眼睛去凝视,用耳朵去倾听,用心灵去贴近。这时我们才可能听到产品发出的声音,找到解决的办法。

这些不科学的话,似乎不应出于技术人员之口,但是,信念的执著和观察的敏锐,促使无生命的现场和产品竟也有了“生命”,给我们无声的启示——所谓“物应心愿”,一瞬间就帮助我们成功。就产品而言,就是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界。

第十二节:

人生要时时“有意注意”

京瓷集团使用非晶硅感光硒鼓制造打印机和复印机。这种特殊的感光硒鼓硬度极高,即使印刷量达几千万张也不磨损。在打印机寿命期内无需更换。

这种环保产品,京瓷在全世界第一个成功实现批量生产。非晶硅硒鼓的制作,是在精密研磨的铝筒表面涂一层薄膜硅,整个表面必须以均一的厚度成膜,否则就起不到感光体的作用。但要确保这层薄膜厚度均一,技术上极为困难。

只要有千分之一毫米的厚度误差就不合格。研究的三年中,只成功过一次,再做却连续失败。

没有“再现性”,不能连续制造,作为生产企业就等于没有确立批量生产的技术。当时全世界都在攻关,没有一家成功。我也曾一度想放弃。

但我还是想再试一次,回归初衷,重新审视现场,对薄膜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变化,我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,一一确认,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能看出些名堂,听到些信息。

我给相关研究人员鼓气,要求他们无论何时,无论看到什么现象,都要认真观察,不放过任何细节。

但是,某夜我来到现场,本应仔细观察的研究员却在打瞌睡。我听到的不是什么产品的声响,竟是他的鼾声。

我撤下这名研究员,换上目光锐利的研究员,同时将研究所从鹿儿岛迁到滋贺,将包括项目负责人在内的研究班子作了大幅调整,起用多名新人,彻底重组了多年来由固定人员构成的组织。从常识上讲,这样做风险很大,但结果却一举奏效,一年后批量生产获得成功。

对自己的工作、对自己所制造的产品的深切期盼,一丝不苟观察现场的热情,前任者缺乏,后任者具备。在这方面严厉乃至苛刻的要求,为制造产品的企业所必需,缺乏这样的精神,新产品开发不可能成功。

有句话叫“有意注意”,有意识地去注意,就是说,抱着明确的目的,认真地将意识和神经集中到对象身上。比如,听到声响,条件反射式地转过头去,这是无意识的本能反应,叫做“无意注意”。

有意注意就是“有意图的”将自己的意识凝聚起来,集中到某一事物所有方面的一切细节上。所以上述事例中讲到的“观察”这一行为,本来必须是这种有意注意的连续。只是漫不经心地看着对象物,注意力分散,就不是有意注意。

中村天风先生十分强调“有意注意”的重要性,他甚至说:“人生如果不有意注意就没有价值。”我们的集中力有限度,始终将意识集中于某一事物相当困难。但是我们要朝这个方向努力,慢慢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,这样我们就会具备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,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。

我年轻时,因为繁忙有时会站在走廊里同部下交谈。那种情况下的对答,后来往往成了问题:部下说确实跟我讲过;我却说没有听到——有过几次这种经验之后,我一概取消了在走廊里听取部下报告的谈话方式。

有话要说,有事要谈,可以在房间里或办公室一角进行,总之要在注意力能够集中的地方。做某件事时又随意听取部下的报告,这类轻率的行为,我严格自禁。

所谓有意注意,打个比方,类似于使用锥子,锥子能将力量集中在它尖端一点上,从而有效达到目的,其特点就是“集中力”。像锥子一样,把全部力量集中于一个点上,就能把事情办成。

所谓集中力,来自于思考的强度、深度、大小程度。要想做成一件事,强烈的愿望、认真的思考是起点。这种愿望、思考强烈的程度、持续的长度,以及在实现过程中贯彻的认真程度,是一切成败的分水岭。

声明: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,仅供打字交流使用,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特此声明!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