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测试 / 隆兴北伐

隆兴北伐

开始打字练习

张浚在接到北伐诏令之后,调兵八万,号称二十万,一路由李显忠率领取灵璧,一路由邵宏渊指挥攻取虹县(今安徽泗县)。

五月,李显忠顺利攻克灵璧,而邵宏渊却久攻虹县不下,李显忠遂派灵璧降卒前去劝降,虹县守将才放弃抵抗。而邵宏渊则以虹县战功不出于己为耻,对李显忠心怀怨望。李显忠建议乘胜进攻宿州(今安徽宿州),邵宏渊却按兵不动。李显忠只能率部独自攻克宿州,城破,邵宏渊部才投入战斗。

攻克宿州令孝宗大受鼓舞,但前线两将矛盾却趋于激化。孝宗升李显忠为淮南、京东、河北招抚使,邵宏渊为副使,但他耻居李下,向张浚表示拒绝接受李显忠的节制。而张浚则迁就了邵宏渊的要求。之后李显忠与邵宏渊在宿州府库赏赐的问题上产生纠纷,当时南宋军队都是吃饱拿足的骄兵悍将,一经挑唆,人心立刻浮动。

与此同时,金将纥石烈志宁率先头部队万余人来攻宿州,被李显忠击败。但金军十万主力随即赶到,李显忠奋力苦战,邵宏渊却不仅按兵不动,还大说 [4]风凉话:“这大热的天,摇着扇子还嫌不凉快,何况在大日头下披甲苦战!”于是,军心立时涣散,无复斗志。

入夜,邵宏渊部中军统制周宏自为鼓噪,扬言金军来攻,宋军遂不战自溃。金军乘虚攻城,李显忠杀敌两千余,终于难阻溃败,叹道:“老天未欲平中原耶?何苦阻挠如此!” 于是率部撤退。但行未多远,宋军就全线崩溃,军资器械丧失殆尽。所幸金军不知底细,没有贸然追击,宋军才在淮河一线站住了脚跟。因在宿州符离郡,故史称这场溃败为“符离之败”。

“符离之溃”对孝宗的雄心给予了重大了打击,他开始在战和之间摇摆不定。“符离之溃”后即降张浚为江淮宣抚使,都督两淮防线,抵挡金军南下。六月,孝宗让主和派代表汤思退复出,七月使其担任右相。同时,主战派大臣张焘、辛次膺和王十朋等相继出朝。八月,恢复张浚都督江淮军马的职务,并采纳汤思退的建议,派淮西安抚使干办公事卢仲贤前往金军大营议和。

十一月,卢仲贤带来了议和条件:宋帝与金帝改为叔侄关系,宋朝归还被占的海、泗、唐、邓四州,归还降宋的金人,补纳绍兴末年以来的岁币(因海陵南侵,南宋停止了对金的岁币)。

南宋方面对战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,最终孝宗决定继续议和。十二月,陈康伯因病辞相,汤思退升为左相,张浚为右相。

隆兴二年正月,金朝方面再次来函,但要价太高,口气太大。孝宗在主战派的鼓动下,将卢仲贤以擅许四州的罪名除名,编管郴州,改派胡昉出使金营,表示宋朝拒绝归还四州。和议陷入僵局。

宋金再战

孝宗令张浚巡视两淮,全力备战,准备与金军决一雌雄。汤思退及其同党却攻击张浚“名曰守备,守未必备,名曰治兵,兵未必精”。孝宗最终于四月召张浚入朝罢相。四个月后,张浚死在离京途中。至此孝宗完全倒向了主和派一方。

六月,孝宗命令湖北京西制置使虞允文放弃唐、邓两州,虞允文拒绝执行,于是被撤职降知平江府。七月,海、泗两州宋军撤退。九月,孝宗命汤思退都督江淮军马,杨存中(即杨沂中,被宋高宗赐名“存中”)以副都督协助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汤思退,十月,仆散忠义挥师南下,轻而易举地突破宋军两淮防线。十一月,楚州、濠州和滁州相继失守,长江防线再度告急,汤思退主张放弃两淮,退守长江,尽快与金议和。

而孝宗此时听说金人议和的条件太苛刻,便激愤的表示:“有以国毙,也不屈从。”抗金呼声再次高涨。十一月,孝宗罢免汤思退,贬至永州居住,汤思退罢相同时,陈伯康再次被任命为左相,主持大局。但宋军一再处于劣势,孝宗不得不再派王抃为使者与仆散忠义议和。金朝见以战迫和的目的基本达到,便停止进攻,重开议和。

隆兴二年岁末,宋金达成和议,史称“隆兴和议”。其主要条款有:宋金世为叔侄之国;“岁贡”改为“岁币”,银绢各为二十万两匹;南宋放弃所占海、泗、唐、邓、商、秦六州,双方疆界恢复绍兴和议时原状;双方交换战俘,叛逃者不在其内。

与绍兴和议相比,南宋在隆兴和议中的地位有所改善。皇帝不再称臣,岁贡改为岁币,数量也有所减少,这是金朝最大的让步,而南宋在采石之战以后收复的海、泗等六州悉数还金,则是宋朝最大的让步。

声明: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发布,仅供打字交流使用,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特此声明!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