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一个人小时候乖,长大越会焦虑?
小时候越乖的孩子,心理上越容易长不大,成年后越容易有焦虑、抑郁或者强迫等其他心理问题。或者换个说法,长大后越容易有儿童心智,也就是心智不成熟。
这是为什么呢?
首先一个人的心智是否成熟,很大程度上,就是看ta是否能舍弃对安全感的一味索取。耐受住暂时的不安与危机感。
童年时期的我们,如果时常在恐惧焦虑情绪的环绕下,做一名乖孩子,那么对安全感的需求就会异乎寻常的高。潜意识中,排除不安,追寻安全的习性反应被不断强化。对于失控感的厌恶与对于掌控感的渴求,就会与日俱增。导致我们在面对人生的挫折与挑战时,应激反应过于强烈。
通俗地来讲在这种模式下成长,很有可能会导致玻璃心、情绪化和抗压能力过于薄弱。而且一个人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,会更倾向于将安全感的索取,凌驾于其它目标之上。因此在面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时,更容易寻求心理捷径,罔顾客观事实。换句话说,ta的关注重点,会从“困难是否得到了应对”,转移至“内心的感受是否舒适”。所以会时常选择用强迫性思考与行为的方式,来逃避现实。也就丧失了磨练性格,个人成长的机会。并且在长期对真实自我的压抑下,不安全的情感基调,会贯穿ta搭建的每一段人际关系之中。导致其过分注重外人对自己的看法,怯于表述自己的观点,袒露自己原来的面目。在这样的信念下,一个人很难如实吐露心中的情感,很难顺利地与他人产生深度的链接。
渴望赢得别人的爱与尊重,但总是不会采用正确的方式。在关系中弄巧成拙,进而屡屡受挫。久而久之,与他人最为日常的来往与交流,都会让ta深感吃力无助。回避社交讨好的行为也就司空见惯了。
其次乖孩子的绝大多数行为,都是由恐惧而非热忱作为驱动力的。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,快乐性的体验很少。很难觉察到内心真实的兴趣,聆听到内心真实的渴望,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
在步入大学校园与社会之后,往往会体验到强烈的迷茫与困惑。昔日的束缚与规则烟消云散。不再有家长与老师需要讨好,自己感受到的不是自由,反而是不知为何努力的无意义感。这是因为过往ta为实现一个目标完成一项任务做出努力时,总是在被驱赶的,而非主动追逐的状态下进行的。仿佛有一只凶猛的野兽在对其进行追捕,即便最终虎口脱险,内心充满的并非成功的喜悦,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。简言之,一方面,ta并不真心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,另一方面,失败对于ta来说是无法容忍的。而拥有一项值得付出恒久的努力,且又能唤起愉悦兴趣的事业与爱好,无论对于心理健康,还是对于充实且幸福的人生来说,都是必备的。
唯有我们单纯的沉浸于做这件事情本身,而不仅仅是利用它作为达成其他目标。比如财富、地位、名誉等等的手段时,我们才会忘却世俗生活的烦扰,疗愈内心的创伤,并找寻到生活的意义与真谛。也就是认真纯粹地活着。而这一切的基础,需要我们在早期的生命经历中,在对世界童真般的好奇心与未知欲的驱使下,发掘出内心最澄澈的兴趣。并在一次次的练习与实践中塑造出,能够带来长久满足感的神经回路。
再者,相较于童年时期与青春期,较为顽皮与叛逆的孩子,乖孩子的成长历程中,缺乏了一段,通过不断经历突破,经受挫折,来辩证看待自己与规则的关系,并且自我反省的试错经历。从而导致成年之后,自我效能感与独立思考,自主应对问题的能力大大被削弱。
在童年与青春期,听话懂事的物质,会给一个孩子带来很多的收益与优势。例如,更容易获得家长、老师的褒奖,更容易规避惩罚与责备。只要一切遵循设定好的规则,那么就无需鼓足勇气应对一些失控的局面;无需为了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、目标,进行探索和思考。就像父母为了婴儿能够更便捷地摄取更多营养,便总将碗勺送到ta的嘴边。忽略了婴儿需要练习依据个人喜好,自主选择食物进食的能力。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,老师提前将知识点分门别类进行归纳,省去了学生主动调动知识,独立思考的过程。乖孩子习惯了这样的生存法则。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,我照做就行了。但当ta踏入群体与社会之中,面对一系列全新的关系、规则与挑战时,固有的”照葫芦画瓢“的生存法则,就不再屡试不爽。势必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手足无措。
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,对自己的行为、情绪有掌控感。能够在各种问题的边界上,都把控好合适的度的人,内心一定是经历过迷茫、困惑与冲突的历练的。而乖孩子长久以来,一直享受着遵守规则所带来的轻而易举、毫不费力。那么,本该在成长过程中磨练出的独立自主、应对危机、解决困难的能力,就会被日益弱化。长久以来,自我的效能感、自信心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,也就成了乖孩子身上的稀缺品。
那么,如果你也曾经是一名乖孩子,该如何打破固有经验的束缚,整合自己的人格,修补心灵的创伤呢?换句话说,该如何让自己长大,心智变得成熟呢?收藏、关注一下,下篇文章会详细进行讲解。十分感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