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绪力——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
心智带宽:唯有富足,方能解忧
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,因为我们亲历着这个物质丰富、科技发达、信息便捷的时代。我们经历的一切都是这个星球上前所未有的。
尽管如此,我们潜意识中都会又稀缺心理的残留,这种心理一不留神就会跑出来影响我们的选择和决策。
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,认为稀缺心理让自己养成了节俭的品格,所以没什么值得特别反思的。但你要是知道这种稀缺心理会使一个人变笨时,你是否会更新对它的认知呢?
稀缺心态,让人变笨
没有人希望自己变笨,但这事有时不可避免。《稀缺》一书的作者塞德希尔·秒来纳森曾对印度蔗农做过一次调查。调查发现,在收获季节前,也就是他们经济最拮据的时候,蔗农们被眼前最迫切的升级所牵动,终日心事重重。这种状态下,他们总是显得缺乏耐心、目光短浅,无论行动力、自控力、反应速度,还是智商表现都比较差。而在收获季节之后,蔗农有了收入,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都会有明显提升,他们不仅情绪平和,也能规划长远目标并为之行动。
研究结果显示:在一定的前提下,贫穷确实会使人变笨,这不是因为贫穷让人能力不足,而是因为贫穷造成的稀缺俘获了人的注意力,进而降低了人的心智带宽。
所谓心智带宽,就是心智的容量,它支撑着人的认知力、行动力和自控力。心智带宽一旦降低,人很容易丧失判断力,做出不明智的选择,或急于求成,做事缺乏耐心,难以抵挡享乐的诱惑。
每个人的头脑配置都差不多,但短缺压力会让人多一个后台运行的隐藏程序,虽看不见却消耗着大量的心智资源,所以有人会将剩菜剩饭留到第二天继续吃,他们认为这样很节俭;有外债压力的人,更容易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上班对孩子发火;而终日忧心忡忡的人,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。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当事人心智带宽不足,自己无力考虑长远问题,难以保持耐心和专注,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不自觉地偏向那个最安全、最能快见效的选项。
不难预见,这些短视行为带来的糟糕结果会加剧稀缺心态:吃剩饭吃坏肚子,在医院的花费会远远超过饭菜钱:对孩子发火会让自己压力更大;而在学习时不停地刷手机,自己会更加忧心忡忡。恶行循环会增强负面回路,让忧者更忧。
可见稀缺知识“变笨”的一种诱因,事实上,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,比如明天的演讲、考试的期限、失业的担忧,等等。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,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,进而降低心智带宽,做出不明智的行为。
比如当我们在商场听到“五折优惠最后一天,明天恢复原价999元”的推销宣传时,就很可能忍不住掏钱包,生怕错过这个优惠,而事后才反应过来,这东西并非刚性需求。
我们也常戏称“恋爱中的男女智商为零”,因为热恋中的他们只能看到对方的有点而看不到对方的缺点,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他们的注意力被对方完全俘获,心智带宽被占用殆尽。所谓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是对这种现象的另一种表述,但本质上就是稀缺心态导致判断力下降。
急于求成,焦虑丛生
如今,物质稀缺的影响似乎越来越小,很多人担忧的已经不再是吃不饱,而是吃得太多了。
以前奢求的事情,现在随时可以实现:要信息,有搜索;要美食,有外卖;想旅行,有高铁;想学习,有资料……但如果我就此断定:稀缺的问题一旦解决,人们就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,你肯定会表示反对,毕竟扎扎实实的竞争压力就摆在眼前。
现在社会虽然给我们提供了更多便利和选择,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节奏,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落在队伍后面,这不由得迫使每个人加快脚步,不自觉地想要更多优势。
光是在校学习的焦虑就可见一斑。在前来咨询的读者中,很多大学生都表示自己当前非常浮躁,很难静下心来学习。当我问及他们的目标时,以为大二女生说,她想在短时间内同时学习雄辩术、逻辑学、修辞学、哲学、认知神经科学、教育神经科学、英语、德语、希伯来语、日语、人工智能,还有精神医学……
其实她自己也知道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但内心的欲望就是这样强烈,因为竞争压力迫使她想要更多,不像古时候,一个人一辈子只要专注学好一项技能基本上就可以谋生立足了。对这位同学而言,这么多欲望就像多线程任务同时在电脑中运行,心智带宽被占用殆尽,自然就没有心力支撑自己的远见、耐心、行动力和自控力了,最终只能让自己在痛苦中傍徨,甚至做不好当下的小事。
当然这只是一个个案,但另一种现象就比较普遍了。很多同学或职场人学希望在假期或空闲时间提升自己,于是把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,不留一丝余地,结果每次都是“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”,不仅实现不了目标,反而在娱乐中无法自拔。
这道理其实是一样的: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事后,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,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。有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,在做重要之事的同时主动安排娱乐活动,尽量保持日程的闲余——这种方法是科学的、智慧的。
纵观现代社会,焦虑程度最高的其实还是三十岁左右的成年群体。这个年纪的人之所以焦虑,是因为他们正好处在人生的三个关口:一是上有老下有小,责任关口出现;二是前浪未退,后浪追击,职业关口出现;三是左有钱右有势,比较关口出现。一些人浑浑噩噩地走到这个关口,突然发现家庭责任重大,纸页生涯未卜,而自己昔日的同学、同事却已经一骑绝尘。他们猛然惊醒,各种焦虑汹涌而来,心里不断回旋着这样的悲鸣:“来不及了!一切都晚了!怎么也赶不上了!”
即使下定决心奋起追赶,自己也很容易陷入盲目尝试、乱学一通、急于求成的陷阱,因此,他们在看不到效果的时候就会马上放弃,最终让自己更加焦虑。这种感觉很不好受,究其原因,就是自己陷入了成功稀缺状态,心智带宽急剧降低——既有人生未知的后台程序,又有各种急于实现的多线程任务。在这种状态下,一个人是很难走出来的,因为已经没有资源来支撑他的远见、耐心、行动力和自控力了。
现在,虽然温饱无忧,但竞争加剧,而且也有很多附加的困扰,比如我们虽然可以便捷地查阅信息,但娱乐信息也无孔不入地诱惑着我们;我们虽然可以方便地网上购物,但无端的欲望也会使自己囤积很多不需要的东西……
现在生活虽然缓解了生存压力,却又带来了自控上的压力。抵制诱惑和欲望无一不消耗我们的心智带宽,而那些有着大把时间和金钱的人士,如果没有足够的心智带宽,也会让自己陷入无聊和空虚之中。
唯有心智富足,方能解忧
侮之条件无法决定我们的命运, 真正影响我们的是心智带宽是否富足。有了富足的心智带宽,我们就能在任何环境中拥有支撑自己的远见、耐心、行动力和自控力,在变化的环境中解救自己。那么如何才能获取心智带宽呢?我想最重要的莫过于保持自我觉知了。对此,我给大家备上五贴觉知“良药”,情各位按需取用。
第一帖,保持环境觉知,理智选择。对于有些人来说,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格局和远见。为了在压力环境中尽可能保持较大的管局和远见,我们就需要运用高级元认知能力保持对环境的觉知,因为在无觉知状态下,心智带宽灰受到挤压,但在主动觉知状态下,人们就可以承受压力,集中心力做出理性的决定。
第二帖,保持目标觉知,少即是多。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之所以最为重要,是因为它直接决定着我们如何使用自己的心智带宽。《见识》的作者吴军曾说:“很多人认为我是个善于利用时间的高手,问我如何才能同时做更多的事情。事实上,我做事的诀窍恰恰和大家想的相反,就是少做事,甚至不做事。我时常站在一生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,然后打破思维定式,拒绝所有那些即使不去做天也不会塌下来的事情。”
这正是“少即是多”的真正内涵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才能免于盲目奔波,草能让自己从忙碌中解脱,才有时间使用心智带宽审视自己,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去。
第三贴,保持欲望觉知,审视决策。对于一部分人来说,当前最大的压力莫过于过多欲望对心智带宽的冲击。早上起点就拿手机体现的是对信息的欲望,囤积物品体现的是对侮之的欲望,应酬太多体现的是对社交的欲望,吃的太多体现的是对美食的欲望……每一种欲望的萌发都有可能在心智带宽中添加一条运行程序。
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,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,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。所以保持对欲望的觉知,及时地审视它们,是清理自己心智带宽的好办法。我脑袋一团乱麻的时候,就会坐下来,拿出笔和纸,把心中的念头全部列出来。无论是后台隐藏的,还是前台运行的,只要把它们清晰地列出来并逐一审视,自己立马就会神清气爽,行动力十足。
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又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,而是灰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。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太满,无论做学习计划,还是做工作安排,他们都会;给自己留足够得闲余,让自己从容地面对每一刻。、
第四贴,保持情绪觉知,谨慎决定。不要再最兴奋得时候做决定,也不要在最愤怒得时候做决定,尤其是重大决定。大喜大悲得时候,我们的心智带宽往往很窄,判断力也很弱。
除了极端的情绪,我们也要及时关注平日里恐、担忧、紧张、害怕等各种小情绪,并及时将它们清理掉。一个心智带宽富足的人,也会是一个心平气和的人。
第五贴,保持闲余觉知,自我设限。适当的闲余是我们应对压力和意外的宝贵资源,但是过多的闲余可不是什么好事,如果有大量的金钱,就容易萌生无谓的欲望;有大量的实践。也容易陷入低效的状态。心智带宽虽足,但若不运行有效的而覆盖程序,子让也是白费。
如果你的人生有如此好运,一切都很富足,不妨想办法给自己设限,适当制造稀缺,以成就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