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逞一时之气要常怀一颗容人之心,我们会收获友谊,得到帮助。
在我们的生活中,总是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两个人为了逞一时之气,都不肯相让,最后出了事故。这又何必呢?如果双方都能够退一步,就能将事故消弭于“无形”之中,所谓“忍一时风平浪静”;反之,就是那句老话“小不忍则乱大谋”。这一忍一怒之间,结果却有天壤之别。很多时候,人会因为一时的无法忍受酿成大祸。
战国时期,因为秦国势力最大,所以经常欺凌实力较小的赵国。一次,秦国想要找机会占赵国便宜,就要求赵国派使节来洽谈。赵王派蔺相如前去谈判,蔺相如不辱使命,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赵国争回了很多面子。秦国见赵王有这样能干的属下,不得不对赵国刮目相看。赵王通过这件事发现蔺相如特别能干,就封蔺相如为上卿,官位在大将廉颇的上面。
赵王如此器重蔺相如,令廉颇非常不满,他想:“为了赵国我经常在外出生入死,立下汗马功劳,而蔺相如只凭几句话就位居我之上,如果我见到他,一定要给他难堪,看他能怎么对我。”廉颇越想越觉得生气。
这些话被蔺相如知道了,蔺相如不想跟廉颇发生争执,就处处躲着廉颇,为了不在上朝时见到廉颇,他谎称自己有病在身不去上朝,蔺相如还对手下说:“不要跟廉颇手下的人发生争斗,如果廉颇的车马走在我们前面,我们要让着他,从后面走。”
廉颇手下的人看到蔺相如如此惧怕自己的主人,愈加得意忘形,见到蔺相如的手下还不停地嘲笑他们。蔺相如的手下在外受了委屈,都回去向主人诉苦,蔺相如这么对他们说:“我不是害怕将军,秦国势力那么强大,我都不怕,何况是将军呢?你们想一下,秦国现在不敢进攻我们,就是因为朝中有我跟廉颇将军啊。如果我们争起来,那么二者中肯定必有一伤,这样就正中秦国下怀。为了赵国与百姓,我忍让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?”手下听了纷纷点头,继续按照自己主人说的做。
蔺相如说的话被廉颇知道了,他感觉非常惭愧,便整顿装束,脱掉一只袖子露着半个背脊,背着一根荆条,前往蔺相如家。到了那里,廉颇跪在地上请求蔺相如鞭打自己,原谅自己的无知。蔺相如紧忙将廉颇扶起,把荆条扔掉,请廉颇进屋坐下。此后,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,一文一武共同辅佐赵王,秦国再也不敢欺负赵国了。这便是非常有名的负荆请罪的故事。
蔺相如没有逞一时之气,而是用行动说服了廉颇,才有了最后的负荆请罪。有时候,逞强并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会造成两败俱伤。我们都要学会去容忍别人,这是一种智慧、一种修养、一种境界、一种生存的哲学。
古人觉得,“忍”也是一门学问,虽然它的过程会很痛苦,但是结果一定是对自己有帮助的。“忍一时之气,免百日之忧”,便成后人引以为戒的金科玉律。
如果我们能容纳他人过失,那将是一种大家风范。人都难免会犯错,每当这时,我们最希望的是能够得到对方的原谅,希望能够忘记当初带给他的不愉快。所以,当别人在无意的情况下冒犯了我们时,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,学着理解和原谅对方。一个人要是想有所成就,在人际交往中,就不能太看重得失。试着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,让自己变得宽容博大,显示出一些大家风范,终会成就一番事业。
记得要常怀一颗容人之心。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中,我们希望得到友谊,希望在困难时有人相助,那么,我们就要宽大为怀,以大局为重。要知道,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,只要你拥有一颗容人之心,人生之路必然会越走越宽广。
可以这样说,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宽,他的事业就能有多广。有句话说得很对:能容人者众人归,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,才会有人帮助,才能化险为夷。
经常会有人说,人跟人相处是最难的,总是发生各种矛盾与摩擦。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,矛盾的背后不只是一个人的原因,但是如果你能够主动谦让的话,就可以摆脱很多不必要的争吵与纠缠。我们一生都要经历三个阶段,少年、中年、老年。我们小时候,总是容易冲动,不撞南墙不回头。只有冲撞才会受伤,但是这也是好事,说明我们敢想敢做,敢于面对挑战,努力想去实现自己的价值。到了中年时期,由于受了太多的伤,就会反思自己从前的一些做法太过于激进。其实,忍让也是一种前进,有时候冷静下来,后退一步反而能够解决问题。等到我们老了,就会发现,少年的冲动与中年的忍让都变成了老年的顿悟:人生莫过于一个“忍”字。